四天的行程結束了,本來以為會放鬆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一個部落遊學衍生出來的議題是那麼樣龐大又沉重,一時間我有點吸收不良。學姊們一句句話猶如在耳,我想我還在思考國家的政策怎麼會走得如此凌亂?只是,我不清楚,究竟我現在思考這些是否對我以後有幫助,畢竟很多人鼓勵我們擁有夢想,卻往往沒跟我們說明實踐的方法與重要性,我擔心自己的能力與意志不夠,導致夢想只是被我把玩在手上的玩具。這是第一次我對自己堅信的夢想起了質疑,就在部落遊學之後。
四天三夜的行程一下子就過去了,除了因為第三天晚上跟大家開夜車到兩點半,我前兩天都起來晨跑兩小圈部落。從最外圍要衝刺之前,我總是放慢腳步,看看下頭那殺風景的砂石車,它不應該是屬於這裡的。晚上仰頭一望,滿天的星星,雖然不到恆河沙數的地步,但對我這個被都市束縛十幾年的小孩而言,這真的是一種說不出的感動。「為什麼看到星星要這麼驚訝?」一個部落小孩問道。我眉頭皺了一下,我在思索該怎麼跟她說,我們雖然住在同一片天空下,但我生活的地方是看不到星星的。「因為我們住的地方看不到星星阿!」一個文化隊的同學回答她。「為什麼看不到星星?」這次換她皺眉頭了。嘖嘖!為什麼呀?我也不知道耶!打從一出生我就看不到星星了,這種無奈該怎麼跟一個小孩說清楚講明白呢?
野炊、採菜,對我來說是習以為常的事,所以對我而言,說不上是這次活動的主要目的。其實一開始我會想來參加部落遊學,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最近寫作又來到過度期,每次到這種時候總是需要一些時間沉澱一下自己的心情,好好檢討自己的寫作技巧出了什麼問題。但問題就出在此,我不能花太多時間在省思上面,因為最近徵稿的活動越來越多,我有太多東西想透過這些活動被大家看到,所以眼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著老師去部落遊學。二是因為暑假要去阿朗壹古道,說實在這兩件事我怎麼想也搭不上邊,不過好像都是跟親近大自然有一點關係,所以我決定跟著老師一起出發了。我一直深信,我回來後會是帶著一顆輕鬆愉快的心,提筆開始創作。然而,事與願違,我心中的壓力更大了。
三天晚上的討論,真是幫我的眼界又開得更大了。學姊們的問題一個比一個還艱澀,他們所提出的論點一個比一個更令人點頭贊同。我印象中記得最清楚的三句話:學姐所說:「是錢,讓我們變窮的」、頌恩老師所師說:「可不可以不要加分,還我們土地就好」、「如果不透過加分,你們能通過原住民的測驗嗎?一包鹽巴、一把刀,丟你在山上十天,你行嗎?」真是句句犀利,句句刺中我心啊!
視覺衝擊最大的莫過於送午餐的那段時間。第一位老人看到我們,眼淚馬上落下,她以為我們是部落的小孩。很多學姐看到這一幕都哭了,我則別過頭去,不然連我都會落下罕見的淚水。
其實一開始看到男生青年們,不是染髮就是抓頭髮,我就想到我國中那些品性很壞的同學,他們成天不是打架就是抽菸,霸凌同學也是常有的事。所以當我看到青年們的頭髮跟我國中那些同學一模一樣時,我馬上很輕蔑的笑了出來。但就再同一天,我對他們完全改觀。關於任何自己族裡的問題,只要我提的出來,他們就答的出來,甚至還會順帶跟你說一些淵源或是故事。年齡相仿,為什麼有人對自己的文化已經瞭若指掌,有些人還整天騎機車不戴安全帽躲警察?我們的生活條件比這些青年們好,為什麼知足這部分卻是獲得越少的人做得越踏實呢?唉!想到此,我不禁嘆了一口氣,腦中的思緒又慢慢變亂了,「台灣文化是什麼?你們連這些都還不知道,就急著來探究別人的文化!」老師這句話還刻在我心中,我低下頭,思索了好幾天卻依然百思不得其解。對啊!到底什麼才是我們的文化呢?撇除了原住民文化,台灣的文化到底是什麼?新移民文化?客家文化?想了很久,我決定先把問題怪罪到多元文化身上,因為多元,以至於我至今依舊在多元之中找不到究竟台灣文化是什麼。先歸咎給多元吧,等我的思緒更清楚些再來慢慢消化它。
謝謝老師給我一次學習的機會,心得雖然不多,但都是出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