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日晚上5點42分,晴。離開布農的新適應,在拉勞蘭。到拉勞蘭的第一個印象是親切、是平凡。我們晚上和當地的青年、小孩一起烤肉。小孩們很活潑,一直圍繞在我們旁邊,熱切的希望認識我們。不一會兒工夫就和他們打成一片。青年們也會主動找我們聊天,我們還一起K歌。我覺得他們的熱情可能是因為這裡是他們的家,沒有拘束,和布農不太一樣的是少了一點商業的色彩。又或許是民族性格,布農部落的人對陌生人放不太開,但熟了以後就和拉勞蘭一樣熱情洋溢,把我們當成一家人。
台東好美,風景美,人也很美。晚上的星空撫慰人心,一點點的向我們投以充滿希望的光芒和他喜極而泣的淚水,是哪個調皮的小鬼把糖灑在我的被子上?早上我們五點多就爬起來,跑到海邊看日出。我們靜靜的守候,時間不再是個無賴,它讓我們夠快,它讓太陽來得及讓我們等待。好久沒有看到太陽和月亮同台演出了,太陽登場,月亮的光芒未減,他們拉出了一個平衡,互相襯托對方的光彩,不再只是我們印象中的那個互不相遇的太陽和月球。白日出沒的月球,夜晚降臨的太陽。
太陽當道時,我們一行人就爬上山種小米去囉!真的是無法體驗就什麼都不知道,我們一群人不約而同的穿著拖鞋上山,誰知道小米園並不是水田!我們的腳都被雜草劃得「灰頭土臉」的,還被無數隻小蟲無情的搔癢著,懶得下山的我們只好咬緊牙關繼續工作。割雜草很累,有的雜草根深蒂固。來硬的不行,因為春風吹又生,所以我們就嘗試不斷的鏟土挖洞,感覺很像在考古,輕拍掉古物上的塵土,期盼他露出原形。但有的雜草基座真的太穩固了,連斧頭幫都拔不出來,只好刀一橫把它砍斷,卻留下了禍根,像電影一般刺激的劇情,在雜草身上重演。好不容易草除得差不多了,我們就幫忙拔樹豆,很像農閒的客家女子,沒事做一點雜物。
中午和帶隊的青年一起吃飯,吃的是我們今天辛苦後過半年會吃到的小米粽和樹豆湯,還有好吃的山豬肉配紫洋蔥,只能說他們真的很會照顧味蕾!拉勞蘭的青年很體貼也很愛開玩笑,有人一連被騙了兩次。他們還送我們釋迦耶!撒可努也說原住民的男孩子很浪漫,難免會喜歡上,但不要濫情。撒可努在離別之前和我們聊天,他像爸爸一樣照顧著我們這群小孩,他的話像一隻大手撫慰著我們。他靜靜的聽著我們的煩惱,幫我們的煩惱做最好的解釋、選擇一條適切出路。他還說,我們很厲害,能接受覺得窩囊的自己。不管怎樣一定要接受自己,從改變自己開始。他說,我們和其他南女的學生不一樣,我們更寬更深!
六天的時光飛逝,儘管這裡無限美好,我們終究得回家。這次的旅程就算有點瑕疵,但一切都還是要感謝秀珍老師給我們這個機會。回家後我不忘撒可努的叮嚀,深深鞠躬向爸媽說:「謝謝你們讓我去部落遊學!」
17歲的這一年,我的青春多了一條通往台灣文化隊的岔路,更岔開了另一條通往部落。而爸媽一直是我的隱形推手。
- Jan 31 Sat 2009 15:40
部落遊學拉勞蘭 張之萓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