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下是我們為了第一次社課所做的一些簡單的講義喔
社課地點在自然科視聽教室(小的那間)
如果有老師或者是喜歡繪本的同學歡迎來參加喔
時間是9/19下午3:25~5:10

 

社會。希望小提琴。幸佳慧

幸佳慧老師小簡介

幸佳慧老師.jpg

工作為兒童文學的創作、評論、研究、推廣

並身兼兒童權益社工。(延伸思考:兒童的權益?)

個人FBhttp://www.facebook.com/Hulualleyfan#!/chiahui.hsing

(希望大家聽完幸佳慧姐姐熱血的演講之後,不會瘋狂的「騷擾」她哈哈)

 

以下舉出幾項 幸佳慧 老師對社會的付出。這種她開玩笑是「放火」的行為成了推廣兒童權益與良好閱讀環境的力量喔!

1. 「童書榨汁機」是老師所主持的社群網站,其中引介了各個國際童書出版社的資訊,是童書愛好者重要的訊息來源。

2. 在台南創辦的「葫蘆巷讀冊協會」有兩個目的,一是培養兒童終身閱讀的習慣,二則是訓練童書的種子教師,有系統地帶領孩子從閱讀啟動思考。

(葫蘆巷讀冊協會網址:http://hulualley.blogspot.tw/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Hulualleyfan

3. 「森林兒童圖書館」是老師對台南市立圖書館重新推出的兒童館的暱稱,因為那是一棟位在台南公園蓊鬱老樹中的圓形房子。她還說:「庭園老樹下,我們想在那裡擺幾張椅子,找幾個爺爺奶奶,傍晚來說書。」

4. 「全國兒童圖書館聯盟網站」是因為發現台灣的整體閱讀環境有許多簡陋、不足之處急待社會關注而成立的。(講義編輯人的話:遠見雜誌曾做過統計,台南每個人的圖書經費不到7塊錢呢!)

 


 

希望小提琴

 

家鄉是養育我們長大的地方,但也是飛了出去才更有視野與能力飛回來耕耘。


希望小提琴.jpg遙遠的小島上,有群人用他們的生命寫故事,他們將故事刻在海邊的咾咕石上,任由鹹水日夜拍打侵蝕。星星們靜靜的收集石頭上的刻痕,想把故事說給其他人聽,但是人們聽不見也沒有抬頭。直到有一天,一把小提琴讀懂了星星的話語……

 

那是戒嚴時期,綠島新生訓導處的「政治犯」的故事,是活在白色恐怖底下的人們的故事。

 

「白色恐怖」一詞源起於法國大革命時期,此時進行了大規模鎮壓、槍殺革命黨和革命份子等事。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國家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台灣則發生在戒嚴期間。

白色恐怖其實並不是某種政治決策,而是戒嚴時期種種法規以及威權統治下形成的氛圍。當時為了防止中國共產黨的擴散、鞏固當權者的統治地位以及完成國家建制工程而限制了民眾的權利,其中以言論自由和集會結社自由為主。因為言論的不自由,人們害怕今天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明天就被帶走了。那是種白色的,看不見的恐懼,不像有人拿槍抵著我們的頭那樣。就算不能真正的改變人們的思想,利用這份恐懼仍能形成壓抑言語、行為甚至思想的力量。

但不論那是多麼不堪的一個年代,也不該以仇恨的目光看待,而是用細膩冷靜的態度看待最真實的歷史。 陳孟和 先生所做的,或許就是在表達這一點吧。他接受口述歷史的採訪、憑著記憶畫下在綠島的歲月並參與了許多展覽和重現綠島新生訓導處的計畫。這麼做是因為認為這段歷史被遺漏了過多的細節,又希望讓後代看見真實的過去。那是一段複雜的時光,並不是隻字片語就能概括的,也不該被節錄而造成更多傷害。

在那段日子裡,只要擁有自我思想就等於是一種對政府的危害並會受到處罰,因為執政者希望人們與政府的思想一致。當時的人如果因為愛好文學,太有自我意識便會被當成罪人,這點就是白色恐怖最可怕的地方。隨著時間的過去,社會似乎也漸漸民主化了,但有時,那陰影仍會出現。如何避免這種事發生?或許歷史可以給我們尋找答案的方向,而這也是歷史真正的意義。要如何讓每種聲音都有機會被聽見?

 

 

小補充:軍人進入校園是在白色恐怖時事情,也就是說,教官是白色恐怖的痕跡。不過現在的教官已經和以前的差很多了,他們今天的任務比較偏重於服務。另外,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表達方式,推薦大家可以看看FB上的「部落雲端 Tribal Cloud」和《舞力全開4》。

 






 

延伸閱讀一:香港反國教運動

    蘋果日報2012/09/02 報導:為抗議香港政府欲加強中國認同教育所開設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4萬名香港民眾昨走上街頭,參與「反國教」嘉年華與晚會,表達不滿。而原定絕食72小時以抗議的3名學生,則因身體不適,提前結束絕食,抗爭團體「學民思潮」表示,若訴求未得當局正面回應,將提高抗爭行動。

這場抗爭活動由昨下午2時舉行的「反國教嘉年華」拉開序幕。儘管下暴雨,仍有上千名家長帶著孩子參與活動。

歌手獨立樂團聲援

活動至傍晚5時許進入高潮,上萬人湧入港府總部前的添馬公園,或坐或站,呼籲港府撤回「國教」。包括香港歌手黃家強與多個獨立樂團、以及大學學者等陸續上台唱歌或發言表達訴求,更有家長表示,若政府拒絕撤回,將展開進一步抗爭。
與會人數隨著時間不斷增加,原定晚間8時半結束的時程也順延,不少民眾佇立在香港立法會及政府總部外,透過大銀幕看晚會直播,反映出民意強烈地反對。而港府教育局昨再稱各級學校並非一定得在本學年實行不可,但強力推動國教的立場仍未鬆動。

學生提前結束絕食

從上周四起發起「佔領港府」行動,「學民思潮」其中3名絕食抗議學生,因身體情況惡化,提早於今凌晨提早結束絕食,但將有人接力方式繼續,有家長表示,既心痛學生絕食抗議,也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洗腦」,若國教最終仍實施,將考慮把孩子送往海外或就讀國際學校。

 

詳情請看以下懶人包http://twstudentforhkedu.blogspot.tw/

以及台灣學生聲援香港反國教網站:http://www.facebook.com/groups/366184683452508/381384801932496/?notif_t=group_comment_reply#!/events/407648072622232/

 

 


 延伸閱讀二:

電影「女朋友。男朋友」

(以下文摘自女朋友男朋友電影小說,在小說中,以阿良為第一人稱)

 

裸奔後,我們泳隊被集體帶到訓導處,這事我們真的好無辜,怎能怪我們呢?教官罵我們不知恥,隨便了,他動不動就這樣說,罵人的髒字如果太常使用,那叫口頭禪,一點也不髒了。就像教官罵我們不知恥,我很希望他能換點字眼罵,我還佩服他一些。

 

這種場子,我也不是不熟悉,大人說什麼,你只要乖乖低頭聽便是了,儘管放空就好,不要想太多,忍一忍,很快就過去了。有時候,我是數羊,但上次數到睡著,還被教官巴頭,罵我不知恥。後來我不數羊了,就背一下國父遺囑好了,但背到一半常卡住,我很受不了卡住這事,一卡住就非得想弄個清楚明白,下一句是什麼,愈想就愈難熬,想到坐立難安,簡直要哭出來了。結果,那次效果非常好,教官說我知悔改,有進步,長大了。

倒是這次,我第一次看到王心仁這樣像大人的語氣跟教官「交陪」,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就是油腔滑調。他是校刊社的,要登一篇文章,談大學校園自主,說起來好笑,大學都不知道考不考得上,卻關心大學自主不自主?你要說浪漫也對,說不自量力也不能說不對。我們都在關心超過我們所能負荷的事,關心的本身或許沒錯,而這個行為的荒謬處是在於,大家喜歡談論那些不是自己近身的問題才能標榜自己,就像有些人總愛說,卡帶的主打歌太俗氣,他們愛的是卡帶B面第一首,那是品味問題,不同的品味,便是不同的階級。

社刊問題、大學校園自主問題、政府解嚴問題、萬年國代問題,對我們這樣年紀的高中生來說,就跟刻意偏愛B面第一首的行為一樣,都是品味問題。尤其王心仁更是如此。

王心仁用很市儈的語氣跟教官討價還價,聽起來像是在菜市場買豬肉拗斤兩,革命就是請客吃飯。有時候,教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什麼鬼東西都可以,但大多數的時候,這些討價還價都成了教官羞辱大家的一個手段:「成績這麼爛,還搞這個?」、「國家這麼亂,就是因為你這樣搞這個!」、「你寫這樣的東西,想過父母的心情嗎?」這些責備句子,共同的指責對象是十七歲的我們,而國家社會政府父母,一點都沒錯,也不會錯,他們都是為我們好。

大人的世界與我們的世界,像是兩個過度膨脹的汽球,隨時都可能爆炸,浮浮的,不踏實,飄在半空中。當然,這已是事後之明了,那個當下,我只是迷惘,迷惘電視上的那些黨外新聞,迷惘阿仁為了那些我不太懂、甚至連他也不太懂的事去和教官爭執。我很想知道阿仁怎麼看我們高中那段日子,也許,他只是笑笑說沒什麼,青春嘛。是啊,青春嘛,青春是一切的遁詞,一切的藉口,像是個罵人的髒字了。

 

 

p.s社長碎碎念:呢可能有人會覺得女朋友男朋友和這次社課八竿子打不著,可是我告訴你,你。錯。了!!!!!!

在女朋友男朋友裡面,故事背景是從快解嚴的許多學生更敢於反抗思想控制的年代到台南女中學生(阿我們的學姊阿!!!!)脫褲子表達對校方箝制穿著的現在。電影裡面,教官對校刊社發行的校刊裡的文字斤斤計較,還有,野百合學運的場景是那麼的震撼:「我們是浪,眼淚都從海裡來;我們是花,長在同一棵樹上。然後呢,我真正想說的其實是,我的文筆非常的爛!!!!!所以推薦大家到以下網址觀看這個人對「女朋友男朋友」寫的影評(社長我要逃掉了哈哈)http://blog.chinatimes.com/davidlean/archive/2012/08/07/239852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NGS臺灣文化隊 的頭像
    TNGS臺灣文化隊

    讓微笑不朽

    TNGS臺灣文化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