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比濁水溪的石頭還多,
比森林的樹葉還繁密,
可我反抗的決心比奇萊山還要堅定!」
—莫那魯道
淺淺的,卻起了漣漪
在我心中,這是一齣樸實的影片
也許綴飾不多
但是震撼的那麼真實-----賽德克巴萊
而「賽德克巴萊」(Seediq Bale)在賽德克語的意思指的是「真正的人」
也許指出了賽德克人不願在日人手下苟活吧!
關於現實中的賽德克族:
世居霧社群峰的台灣賽德克族,相傳數千年前由岩山與巨木融合而誕生,族人在通過
嚴厲的試鍊後,得以紋面,並以此標記於死後越過彩虹橋回歸祖靈得到永生。
一八九五年,日本於台灣展開殖民統治,嚴禁賽德克族繼續維持紋面、馘首等相傳千年的文化。
為了讓賽德克族能繼續存續,頭目莫那魯道曾選擇與族人在日本殖民麾下苟活,在日人的威嚇下,
被迫放棄領地、放棄生存方式、放棄信仰、放棄賽德克引以為傲的紋面標記。
原以為向強權低頭能保存賽德克族,但莫那終究領悟,族人放棄的一切等同於放棄了
賽德克族的身份而苟活,縱使保有生命,賽德克族乃至於其精神仍等同被消滅殆盡。
莫那魯道決定重新拾起戰鬥頭目的身份,將新生的族人都紋上印記,以真正、驕傲的
「賽德克巴萊」身份對抗日人,公元一九三○年十月廿七日,撼動天地的霧社事件爆
發,賽德克族一時將霧社山區日人全數殺傷,並重新控制領地。
日本殖民政府震驚,一方面挑起山區原住民諸社的傳統仇恨「以番治番」,
一方面集結大批現代軍隊、化學武器對反抗軍展開地毯式的滅絕行動。
賽德克族的反抗行動開始遭受越來越大的挫敗。為了讓戰士全心戰鬥、了斷戰士後顧之憂,
賽德克婦孺幾乎全數上吊自殺,而賽德克戰士陸續陣亡、亦或自縊,最後餘生族人僅剩二百九十八人,
遭日人拘禁於北港溪、眉原溪交會之川中島,即使遭禁,仍有遺族繼續選擇自縊!!!
莫那魯道 在事件爆發後四年被發現屍身懸吊在馬赫坡崖,且傳奇般地只有半身腐爛。
後世族人相信,半屍的莫那已帶領逝去的族人或彩虹橋回歸祖靈永生,另半屍則長留
陽間眷顧著世世代代的族人;其生命綻放的無限光芒永遠指引著後世的台灣子孫。
所以囉,介紹了一小段賽德克,盼望著大家能藉由電影書籍而燃起了大家對周遭更多的關心,不只原住民.以前的歷史.
甚而是對家人朋友都能用更柔軟的心去了解更多. 賽德克加油!國片加油!你我也都加呦!